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潮汕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潮汕文化

汕头资源简介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评论:0
内容摘要:汕头资源简介:土地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汕头市土地总面积2179.95平方公里(326.99万亩),其中城镇村、工矿及交通运输用地85.15万亩,耕地57.02万亩(如包含可作为耕地考核地类34.49万亩,则全市耕地为91.51万亩),园地、林地、草地115.15万亩,...

汕头

汕头资源简介:   

土地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汕头市土地总面积2179.95平方公里(326.99万亩),其中城镇村、工矿及交通运输用地85.15万亩,耕地57.02万亩(如包含可作为耕地考核地类34.49万亩,则全市耕地为91.51万亩),园地、林地、草地115.15万亩,水域、水利设施用地及其他土地69.66万亩。在2011年宣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六普”) 中,汕头人口密度位居广东全省第三,达到每平方公里2611人,其中金平区人口密度甚至达到每平方公里7457人,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地资源极为稀缺。 

矿产


    截至2009年3月,汕头市所属区域已找到矿产42种,共有矿产地180处。从已有区域地质勘查成果来看,汕头市区域地质的显著特征是中生代侵入岩花岗岩类发育,第四纪海陆交互相及海相沉积发育,与之相关的矿产资源种类颇多,分布较广。与内生成矿作用相关的钨锡多金属矿主要分布在澄海、潮阳等地花岗岩类分布区,与外生成矿作用相关的石英砂、锆英石、钛铁矿等主要分布滨海地带。区内的矿产以钨、稀土、玻璃用砂、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及矿泉水、地下热水等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其勘查开发前景甚好。锡、金、钛铁矿、锆英石、独居石及高岭土、耐火粘土等具有找矿潜力。广泛分布的花岗岩及石英砂、粘土是重要的建筑原料资源。

风力


    汕头南澳岛是广东省第一大岛,由于海峡的喉道效应和迎风地形的突起受到的动力抬升作用,使南澳岛具有十分丰富的风力资源,有“风县”之称,成为全国三大风力发电场之一。其年平均风速8.54米/秒,年有效风速累计时数7215小时和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678瓦/㎡;尤其是东半岛果老山的平均风速高达10.14米/秒,计得年平均风能功率1153瓦/㎡,其风速之大在全国所有风场中名居首位,其风能之强高于北欧、北美100~500瓦/㎡的均值,风场电力资源实测值达到世界气象组织对全球风能资源划定10个等级的第7等级。荷兰风能专家在该岛考察,誉“南澳风况属世界最佳之列”。 

海洋


    汕头全市可供开发的港口有103处,仅南澳岛可供开发的深水港就有7处,市区的珠池、马山、苏埃、广澳等4处港址可建1—10万吨级码头泊位69个。有多处港湾和大片浅海滩涂,10米等深线内浅海滩涂面积74.3万亩,可利用面积46.8万亩,200米等深线内渔场面积5.3万平方公里,适宜海水养殖,滨海盛产海盐。近海已知的鱼类有471种、虾蟹类17种、贝类30多种、藻类近20种。

汕头综合实力简介


    从1978年至2008年,汕头生产总值增长32.1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3.6倍。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已占全市经济总量三分之二以上。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4.1∶38.0∶37.8调整为2008年的5.4∶54.3∶40.3。实现了从以农业经济为主向现代工业、服务业各业并举综合发展转变,从闭塞落后的“省尾国角”向开放、繁荣、充满活力的现代海滨城市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1716.0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41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897.58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725.01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6∶52.2∶42.2调整为5.4∶52.3∶42.3,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三产业略有提高。在现代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74.03亿元,增长6.9%。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8.6%,金融业增长8.0%,房地产业增长3.5%。民营经济增加值1213.88亿元,增长10.0%。全市人均GDP31192元,增长8.2%。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8.16亿元,增长11.2%。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3%。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10万人,下降1.0%;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6%。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动力和后劲不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现代产业尚未形成新的增长点;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民生保障还不到位,改善民生任重道远;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生态环境还没有根本性改观,社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农业


    自明、清以来,汕头农业就以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有“种田如绣花”的美誉,粮食生产至2000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吨谷市”十连冠。据不完全统计,仅五、六十年代,有两千多潮汕老农被派往全国各个省区支援农业生产。进入新时期,传统农业正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200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首次跨越百亿大关,达到104.71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76.5亿元。


    2013年,汕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8.15亿元,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78.7亿元,增长4%;林业产值0.41亿元,增长10.4%;牧业产值29.95亿元,增长5.4%;渔业产值46.17亿元,增长3.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92亿元,下降8.3%。该年全市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28.06亿元,增长12.7%;利润总额148.01亿元,增长55.4%;劳动者所获得的报酬163.26亿元,增长7.9%。

工业



    改革开放以后,汕头的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增强。至2008年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3件、省著名商标188件,在全省地级市均名列第二位;增专利年均增长25%,比广东省年均增幅高6.5个百分点,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居广东地级市第四位。 2012年,汕头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67.84亿元,大概数据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本目录图右。

     2013年,汕头实现工业增加值751.93亿元,增长12.6%,占GDP的比重为48%,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2.1%;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04.17亿元,增长14.3%,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5.2%。

金融业


    汕头的金融业起步较早,自开埠后便渐见繁荣,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总体朝着稳健方向发展。 

    截至2011年三季末,汕头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928.19亿元和709.74亿元,直接融资超过140亿元;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全国五个开展保监分局试点地级城市之一,截至三季末累计保险业保费收入39.03亿元。汕头已逐步发挥粤东金融“领头羊”角色,在汕头设立的部分金融机构已成为粤东片区管理机构。

    至2013年年末,汕头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2530.16亿元,比年初增加244.53亿元,增长10.7%;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761.78亿元,比年初增加166.39亿元,增长10.4%。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971.93亿元,比年初增加159.98亿元,增长19.7%。

固定资产投资


    汕头一直重视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2009年以后,汕头市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规模逐年增大,2009年、2010年分别为141.1亿元和176.7亿元,2011年达到323亿元。“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重大项目12大类72大项,总投资约6897亿元。2012年上半年,更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60.33亿元,增长42.1%,增速居广东全省第二位。

     2012年,汕头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611.92亿元,比上年增长39.7%。其中,城镇投资519.20亿元、农村投资92.72亿元,分别增长43.4%和21.8%。从投资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120.39亿元,增长42.6%;民营经济投资455.13亿元,增长45.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21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投资325.71亿元,增长39.2%。其中工业投资额323.16亿元,增长40.8%;第三产业投资282.00亿元,增长40.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额83.35亿元,增长13.4%;交通运输业投资额36.14亿元,增长70.2%;现代服务业投资额225.93亿元,增长28.4%。全年单位投资施工项目(不含房地产)1871个,增长25.5%。商品房销售面积189.94万平方米,增长19.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69.76万平方米,增长22.3%。

特色经济:八大产业


   汕头传统经济形成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化工塑料、食品医药、机械装备、印刷包装、电子信息和音像材料八大支柱产业和17个产业集群。8大支柱产业有“中国工艺毛衫名城”、“中国玩具礼品城”、“国家火炬计划智能玩具创意设计与制造产业基地”、“央视动画形象玩具产品指定生产基地”、“中华毛衫名镇”、“中国针织内衣名镇”、“中国家居服装名镇”、“中国针织名镇”、“中国内衣名镇”等国级称号、“中国包装印刷和装备生产开发基地”和“中国输配电设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 2013年,汕头规模以上八大支柱产业产值1863.32亿元,增长21.3%。

电子商务

    2011年年底,汕头入选全国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城市。随之汕头市电子商务产业协会宣告成立。澄海国际玩具商贸物流城电子商务平台、汕头市柏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4个项目纳入国家电子商务应用试点。2012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200亿元。2012年底,汕头还发布了《汕头经济特区电子商务促进办法》,这是广东省首个电商专门立法,也是汕头运用特区立法权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胆创新。

港口经济

    汕头是国家确定的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汕头市海岸长298公里,其中适宜建港的自然深水岸线有28公里,具备建设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15万吨级煤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资源。2012年汕头港口货物吞吐量超4500万吨,达4562.8万吨,同比增长13.9%。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125万标箱,同比增长13.6%,两个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及广东省的平均水平。汕头港已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个港口有货物往来。汕台直航“黄金航线”开通以来,极大增强了汕头对台湾乃至世界各地的辐射力,该航线相关优惠将延长至2014年。汕头港还在继续加紧规划建设中,汕头广澳国际集装箱物流中心等两大物流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汕头板块

   截至2013年统计数据,汕头市共有21家上市公司 ,在中国的地级市中位列第12位,在广东省位列第3。分别是:超声电子、宜华木业、宜华地产、东方锆业、南洋股份、奥飞动漫、星辉车模、潮宏基、万顺股份、黑牛食品、凯撒股份、太安堂、众业达、金刚玻璃、骅威股份、群兴玩具、西陇化工、金明精机、东风印刷、猛狮科技、万泽股份在内,共有21家为民营企业,涵盖了木业、地产、动漫、玩具、超声仪器、珠宝、电缆制造、包装、制药、特种玻璃制造、化工、制衣、食品等十几个传统产业和新型优势产业。

汕头科技


    民国时期的汕头人多而耕地少,自然科学相对落后,解放后才得以发展,50年代,试制成功全国第一张黑白照片纸(公元实验室)等,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 至2003年,两次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被列入“全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区域”,同年取得科技成果450项,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03项;高新技术企业87家,其中国家级14家。

    2012年,汕头全市获得科技成果72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71项。国家级高新企业128家。专利申请量10388件,下降18%,授权量6583件,增长50.6%。获省科技进步奖6项,下降57.1%。民营科技企业771家,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68家,增长30.1%。[43] 拥有有行业公共科技创新平台3个:轻工装备创新平台、玩具工艺技术创新平台、输配电技术创新平台。有独立科研机构17个:省陶瓷研究所、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市机械研究所、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市测试技术研究院、市光电研究所、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市果树研究中心、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超声仪器研究所、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潮阳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澄海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汕头

汕头文化


    文化方面源远流长,南澳便发掘有距今8000年以上的象山文化遗址。 汕头是著名侨乡和经济特区、海滨城市,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尤其改革开放以后,汕头的文化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汕头从建设文化大市迈向文化强市打下了扎实基础。

至2012年底,汕头全市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场所6个,其中剧场6个,艺术表演团体7个,演出场次1244场次,观众140.93万人次。文化馆和群众艺术馆8个,公共图书馆8个,公共图书馆藏书总藏量127.9万册,博物馆5座,档案馆10座,开放各类档案36053卷(件),电台4座,电视台4座。全年地方报纸发行量5460万份,邮局杂志发行量(持全国统一刊号)233.32万份。汕头主要文化设施有:汕头博物馆、汕头图书馆、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市东征军陈列馆;澄海民间艺术陈列馆,龙湖区翰苑展厅,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在南澳、澄海、潮阳建立流动分馆,农家书屋等。   

汕头医疗卫生


    自1860年开埠后,汕头真正开始了西医西药传入的历史,英美日法等国教会都在汕头办有医疗机构、中医则主要为私家分散经营。解放后接管改造了医疗卫生业务,使该事业得到空前发展。 汕头高度重视卫生医疗工作,基本形成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三级医疗卫生防治网络,医疗卫生发展水平保持在全省地级市前列。

    2013年,汕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个体)1260个,其中医院38个,卫生院3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9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52个;实有病床位14667张,其中医院12027张,卫生院1480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02张。卫生工作人员2444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516人,注册护士6881人。

汕头体育


    汕头民间体育活动由来已久,传统体育活动有武术、龙舟、舞狮、英歌、拔河、登高、秋千、象棋等。开埠后,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体育项目陆续传入,1922年,汕头体育会成立,并于1924年举行第一届体育运动会。解放后,经历了扎实发展、破坏恢复、复兴时期,但群众体育一直蓬勃发展。

汕头有中国体育“世界冠军摇篮”的美誉,2013年在国内外各项重大体育比赛中,汕头体育健儿共获得奖牌116枚,其中获国际和全国比赛金牌25枚、银牌14枚。当年有等级运动员52人。拥有中国跳水队汕头训练基地、中国汕头乒乓球训练基地,以及省帆板、船艇、射击等训练基地。已成功举办了“国际业余拳击邀请赛”、“全国帆板锦标赛”等20多次全国性以上体育大赛。

汕头对外交往


    汕头与国际众多城市建立友好关系,至2013年,汕头的“友好城市”有:日本岸和田市、加拿大圣约翰市、越南芹苴市。汕头的“友好交流城市”有:美国华盛顿州费德勒尔韦市、马来西亚新山市、澳大利亚费菲市、韩国平泽市。


相关评论
《潮汕人网》微信公众帐号:CSRWCOM 站长QQ:862617888 微信:PINTANCEO 

粤ICP备190523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