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潮汕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潮汕文化

潮汕红头船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评论:0
内容摘要:潮汕红头船人们历来把红头船当作清代潮州地区从事远洋贸易的商船,大多数潮籍华侨就是乘坐红头船到海外谋生,寻求发展。红头船曾经是中国同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是各地华侨同祖国联系的纽带。清朝雍正时代,南方海盗横行,广东潮州、惠州尤为严重。当时的政府没有足够的水师对付海盗,只好...

潮汕红头船潮汕红头船人们历来把红头船当作清代潮州地区从事远洋贸易的商船,大多数潮籍华侨就是乘坐红头船到海外谋生,寻求发展。红头船曾经是中国同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是各地华侨同祖国联系的纽带。清朝雍正时代,南方海盗横行,广东潮州、惠州尤为严重。当时的政府没有足够的水师对付海盗,只好采用坚壁清野的做法, 通过对民船编甲互保的控制,切断民船渔船与海盗的联系,以达到防范海盗的目的。规定各省商船渔船在船体两端头尾部位和大桅上半截用漆油涂上不同颜色,并刊刻某省某州县,某字某号等字,以便于进行审批,登记,发牌,稽查等船政管理。按规定,广东的船的船头油以红色,桅杆亦油红一半,面写黑大字。故此称为"红头船"。

提起潮汕华侨,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起“红头船”。
“红头船”指清代潮州与南洋(东南亚一带)航运远洋船队所用帆船,这些船因船头油刷朱红色而得名。昔日潮汕人乘坐红头船远渡重洋,到海外谋生,在陌生的国度繁衍生息,艰苦创业。今日它承载着满满思乡情,成为华侨同祖国联系的亲情纽带。
中新社记者探访汕头的红头船公园,感受潮汕地区独具特色的华侨文化。
红头船公园位于韩江支流外砂河北岸,占地面积3.04公顷。这里的“红头船”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船形石雕,由平台和船体两部分组成,船体底部长40.8米、宽10米,分船头、船身、船尾三部分,巍峨的船头高达7.8米,高耸的桅杆长达28米,游人可沿石级登上“甲板”眺望远处风光。
当年潮汕人移居海外创业,出洋所乘红头船是一种高桅杆的大型木帆船,船头油漆成红色,并画上两颗大眼睛,浮在水面像一条大鱼。红头船可容数百人,载货几百吨,每年9、10月间,乘东北信风出发,遇上好风,四帆如飞,顺风一个半月即可抵达暹逻(泰国)。
记者在采访时偶遇来自泰国的潮籍侨胞陈忠强老先生,其父辈年轻时即远赴泰国谋生,后在当地定居。陈老先生此次带着后辈们回乡探亲,听说有个红头船公园,便要带他们去参观,他说,不仅仅是缅怀先人,更多的是告诉后辈当年先人那种冒险出海、拼搏、不折不挠的精神,希望他们能够传承这种精神,牢记家乡情。
位于汕头东里镇的樟林古港旧址,是红头船的启航圣地,潮汕先民都从这里飘洋过海到东南亚各国侨居、经商,是清代潮汕通往海内外的“海上门户”。清代康熙年间,朝廷初弛海禁,商民集资造船出海,第一艘红头船出海就从樟林港驶出。后来潮籍先民一批又一批乘坐红头船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打拼谋生。
潮汕自宋元以来,已开辟与南洋西洋之间商旅往来的海上通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一系。清康熙年间开放“海禁”之后,汕头樟林港更加繁忙起来,到雍正时已是千樯云集,有“海上闹圩”、“通洋总汇”之称。
史料记载,从道光二年至咸丰八年(1822—1858)的36年间,旅居暹罗(泰国)的华人从4万多人增至150多万人。其中五分之三即88万多人为从樟林港乘红头船出洋的潮人。
红头船的航海营运,大大活跃与繁荣了潮汕经济。嘉庆《澄海县志》说,每年广东“通省税额征银四万三千七百五十两有奇,澄海以弹丸黑子之地,几操全粤五分之一,洵濒海一大都会也。”同时,红头船还为广大侨眷带来了大批侨汇,富了侨乡。
记者电话采访马来西亚潮籍乡亲的学者马焯麟,他是潮籍华侨第二代,作为一名教授,他走遍潮汕很多地区,长期研究潮汕文化。马焯麟告诉记者,虽然回家乡很多次,但每次他的感受都很强烈,既赞叹于家乡的华侨文化,又钦佩家乡父老的勇敢。经过十多年的考察、积累,他收集关于潮汕文化的近10万字资料,争取出版,把潮汕文化更好地展示在世界舞台上。
马焯麟说,红头船是潮汕华侨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不仅是潮汕华侨文化精神的缩影,更是反映中国华侨文化精神历史的“博物馆”,它充分体现了华侨勇于探索、开放、包容的精神,及华侨心系家乡的深厚情感。他希望昔日海内外交流的桥梁、今日承载着满满思乡情的“红头船”华侨文化,能得到更好的展现和传播。(完)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汕头资源简介
相关评论
《潮汕人网》微信公众帐号:CSRWCOM 站长QQ:862617888 微信:PINTANCEO 

粤ICP备19052342号-1